顺利保障V1航班起降32架次,V2航班起降10架次,公务机80架次,保障V1要客33批次1166人次,V2要客244批次837人次,机下安检行李588件。9月5日15时至16时一个小时内保障5个国家专机出港,创造了厦门机场通航以来专包机保障密度的历史记录……
随着最后一架飞机轰鸣而起,厦门空港筹备历时11个月的金砖厦门会晤航班保障工作圆满落下帷幕,“大厦之门”的守门人——元翔厦门空港全体员工,用一个又一个的“不合格”,践行着民航人的承诺与信念……
一、“不合格”的女儿
9月5日早间,一通看似普通的家里来电并没有使忙碌的韩慧停下手头的工作,她负责地勤AOC协调专席,此时正值重要航班密集离港,匆忙中的韩慧想都没想就将电话拒接。而之后的一条微信信息,让韩慧心痛不已,78岁的老母亲,在家不慎从高处摔倒,本希望女儿能及时赶回送自己就医,看到电话未通,老人只好忍者剧烈的疼痛,求助其他亲朋好友将自己送到医院,经诊断,老人右手粉碎性骨折,女儿女婿都不在身边,治疗方案的确定只能用微信沟通。
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电话未通时老人的心情,事后,老人一直无法原谅韩慧,骂女儿不孝。而韩慧,只能在得知消息后,偷偷在航班保障的间隙跑到旁边的小房间里痛哭一场。
地勤的陈闹英母亲去年内脏下垂在龙岩医院做了手术,但手术不成功,8月底病情加重住院,手术安排在9月3日,因年龄过大,术后十几个小时未醒。陈闹英没有因此丢下手头的工作,依然按照保障要求08:00准时到岗。在岗期间不能带手机,妹妹打了无数个电话未接,直至下班才直奔医院。因为保密要求,母亲当晚苏醒后,陈闹英只能告诉母亲是关键时刻,便又匆匆返回到了工作岗位……
二、“不合格”的病人
筹备工作是漫长而艰辛的,近11个月没日没夜的加班熬夜,让建管部的院萌累的病了好,好了再病,几天一个24小时值班的工作,也让他没有将小小的咽喉肿痛放在心上。
院萌负责机场二次供水网络运行维护、飞行区建筑外立面改造、机场景观绿化彩化改造等一系列工作,工程工期短、要求高,院萌只能不断地和同事一道加班,奋战在一线岗位上,小病就这样拖成了大病。8月底,就在保障临战的前夕,院萌病倒了,病情急转直下,会厌炎,一个有些陌生的病名,让“战场”上的院萌不得不放下心系的工作,入院治疗,会炎炎会导致咽喉高度水肿,严重的有窒息和生命危险,还有许多的并发症。结果,住了2天的院萌还是待不住,在医生告诉他脱离生命危险后,偷偷跑回了工作现场,带病坚持工作,直到保障结束才返回医院,继续治疗。
同样名字中有个“萌”,运行指挥中心的薛昭萌也在没日没夜的加班中倒下了。8月下旬,薛昭萌已有身孕,可专注于繁忙的筹备工作中的她完全没有意识到,直到几天的加班结束后,身体不适,才到医院检查,此时各方面指标已非常不好。薛昭萌说自己还没有看到金砖就病倒在了岗位上,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其实,很多的空港的员工并不知道,他们看到的目光如炬、指挥有方的林伟民总经理,其实也是一名病人。众所周知,肾结石的疼痛仅次于分娩,林总为了不脱离指挥,坚持在岗位上,8月14日,临战在即,疼痛难忍的林总接受了体外碎石治疗,排石依然不顺,8月21日再次体外碎石,依然排石不顺,疼痛难忍的林总却依然坚持在指挥岗位上,8月28日林总开始发烧,29日医生诊断必须立即手术,否则将有危险,当晚手术完,仅过了不到36小时,林总又返回了岗位继续指挥各项工作,6天高强度奋战在机场,没有回家休息哪怕一刻,大家确只看到了林总爽朗的笑容和从容的指挥。
三、“不合格”的母亲
安护部的刘佳燕,在保障前抽调至综合部,此时她刚刚休完产假,佳燕负责媒体引领和其他后勤方面的工作,由于经常加班,佳燕不得不放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同事面前,佳燕就像开心果一样,脸上永远挂着乐观和自信,为后勤保障组增添了许许多多笑声。
保障媒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工作人员要在重要航班落地前5个小时就到达现场待命,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饭,为了更好的参与保障,佳燕不得不提前一周给嗷嗷待哺的女儿断奶,看着女儿佳燕特别心疼和辛酸,但是她并没有告诉同事,只是在心中默默的对女儿说着对不起。实战期间,佳燕的女儿连续几天反复高烧,一度达到三十九度多,佳燕没有时间赶回家里照顾,只是趁着航班的间隙,匆匆将女儿送到医院门口交给婆婆,又马上赶回岗位。佳燕的故事直到全部保障结束大家才知道,而这期间,佳燕为了不让大家为她担心,也为了不影响机场的对外形象,依然带着笑容参与着各类保障。
9月5日,本来已经结束媒体保障的后勤保障组突然接到中央电视台采访几个航班官员的需求,准备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佳燕自告奋勇立即投入保障,为央视能顺利的采访到采访对象,带着媒体一路狂奔,圆满完成了任务。保障结束后,佳燕一称体重,瘦了近10斤,她笑着对保障组的同事说,这叫“因祸得福”。
四、婚期、宝宝,等等我们
会晤筹备和保障期间,护卫分部班长东升坚守岗位,上班时时刻刻跟随岗位动态,加班加点只为保障现场安全、顺畅,东升的老婆怀孕在家,正逢9月3日预产期,即使非常牵挂,但也坚守岗位,从天未亮直至航班结束,无法陪伴在妻子身边的他默默的祈祷:“宝宝你再等等爸爸,等爸爸保障完最后一班航班去迎接你、拥抱你。”
9月初,是建管部技术员潘晓杰妻子的预产期,但也是会晤保障工作进行的重要节点,在安抚了妻子及父母后,潘晓杰毅然跑到了办公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9月1日,其妻子突然通知提前临产,衣服都来不及更换的晓杰便直接飞奔医院,在得知并未生产后,向妻子解释之后,毅然赶赴机场继续完成保障工作。终于,9月4日凌晨,孩子顺利生产,这是送给这位前几个小时还在为国家荣誉而加班的爸爸的最好礼物。同事向这位刚刚成为爸爸的人建议道:”咱们这是保金砖,既然孩子在这时候出生,小名叫小金砖就挺好!”
保障期间,推迟婚期、妻子生产无法陪护的机场人太多太多,所有自己的个人的、家庭的责任全部搁下,金砖愈行愈近,地勤分公司张强的婚期也悄然而至。原本一直以来因为无法回家筹备婚礼而有些懊悔,可是张强的父亲——一名退伍的军人告诉他,虽然只是铺个地毯,但是铺得好与不好在外宾面前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形象。原计划换班调休五天回家的张强,临时因8月20日晚上的验收检查而不得不缩短回家的时间,用张强妻子的话说,本来她是想参加一下张强的婚礼,结果却成了张强参加一下她的婚礼。对妻子的歉疚也只能放在张强的心里……
厦门空港保障重要活动期间,有太多太多这样“不合格”的守门人了,有保障一线员工盒饭供应自己却没有饭吃的综合部彭新皓,有手指扭断坚持在岗的地勤孙云静,有被重要航班污水淋透还仍然坚持工作的高炳安、郭雨程,有几天几夜不回家,不照顾怀孕妻子的吴宝涨,还有出车祸住院,为不影响大家工作坚决不要同事探望的洪丽育……无数的“守门人”,就用这样的方式,为“大厦之门”的顺利敞开做出自己的贡献,保障结束后,他们也都选择了淡淡的一笑,继续投入下一项工作当中,没有一丝怨言。